• 发布日期:2021-07-08

  •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26  

“强基筑垒 勇当先锋”系列报道之二十(争当先锋做表率篇):扎根教学一线 潜心教书育人——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•师德标兵袁红春


袁红春同志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,并用理论联系实际,坚持立德树人理念,以学生为中心,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培养工作,用自己的努力坚守育才之道。

重视人才培养,扎根教学一线

袁红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,先后主讲留学生课程、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10余门,每年均超额完成岗位任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,在专业领域内带领着学生们不断取得进步,师生携手不断获得好成绩,牵头组建了信息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室。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,并获奖10余项。他指导的“基于深度学习与增强现实的鱼类识别展示系统”项目在第十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评“我最喜爱的项目”。他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2017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,教研成果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。

激发学生兴趣,探索教学改革

他一直积极探索教学改革,改善实践环境,拓展校企合作,培养学生专业兴趣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。他组建了人工智能鱼创新实验室,每年组织专业品牌大赛,并为学生开设系列辅导讲座。他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,组织开展短学期学生实训,拓展学生就业渠道。作为计算机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,他积极主动学习专业认证标准,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,产出为导向,持续改进”的教育理念,推进学院各专业开展产出导向的专业内部评价机制建设,并已初见成效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评报告通过,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认证申请被受理。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上海市印发的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(2019-2021年)》,推进“新农科”“新工科”和“新文科”建设,培养智能时代勇立潮头的“弄潮儿”,袁红春带领学院教师构建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并组织实施。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采用渐进式多层次开课、选修与必修课相结合方式开展。课程体系包含名家讲座、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应用进阶四个层次。通过一年的实践,已取得一定成效,并在校内外产生积极影响。

借助学科优势,积极开展科研

他主动结合学校海洋、水产优势学科,积极申报科研项目,为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条件。近年来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等部门资助下,开展了智能化水产养殖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、面向渔情预测的智能化数据处理模型研究、近岸海域环境自动监测与灾害预警关键技术研究、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产品溯源及安全预警硏究、基于海洋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渔情预测模型研究等,以项目为基础,创建了一个有多名青年教师参与、以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,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,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研究生,为学院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做出较大贡献。